今日股市行情,找股票內參,學股票炒股入門基礎知識。

                                    股票怎么玩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股票內參 -> 今日股市行情內參
                                    (22.4月18日)四大證券報紙及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  時間:2022-04-18 08:02:46   瀏覽:0次 ]

                                      4月18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雙擾動拉大經濟“溫差” 穩增長力保經濟熱度

                                      疫情多地散發、成本抬升擠壓利潤空間,讓不少上市公司生產經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挑戰,企業界人士和專家建議,應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與穩增長的統籌力度,著力穩預期,提振需求,加大助企紓困政策力度,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政策空間足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大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日前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相應的政策已經明確,各項措施目前都在按照提前發力、精準施策的要求全力推進,更多政策組合也在研究和儲備之中。

                                      國資委: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

                                      國資委16日召開的視頻會議強調,央企要進一步提升企業運營、資產、投資、控股上市公司等質量,積極落地一批“十四五”規劃明確的重大項目。要堅決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戰,按照“鎖定重點、狠抓收官”要求,對完成進度慢的改革任務重點盯、已經完成的改革任務“回頭看”。

                                      “小號”降準內涵豐富 寬信用值得更多期待

                                      4月15日,央行宣布降準。在分析人士看來,穩增長政策主線沒有變化,貨幣政策下一步行動將由經濟、物價及外部均衡共同決定,本月LPR會否下調存在不確定性。相對于進一步放松貨幣,寬信用發力的態勢更趨明顯。

                                      上海證券報

                                      上海有力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集成電路等行業666家重點企業將率先啟動

                                      記者從多方獲悉,上海近日下發了《關于開展重點企業保運轉的工作方案(試行)》和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提出要按照“必須必要、最低限度;動態管理、循序漸進;聯合聯動、鏈式保障”原則,全力保障城市基本運行和重要功能性產業運轉。

                                      對誤導、搭售“說不” 監管力促保險市場風清氣正

                                      記者近日獲悉,銀保監會已向保險公司下發《人身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業內人士看來,《辦法》的出爐,有助于整肅市場風氣、凈化銷售環境,推動保險業逐漸步入風清氣正、有序健康的良性發展態勢。

                                      調倉路徑浮現 明星基金經理密集調研尋機會

                                      隨著基金2022年一季報漸次披露,多只權益基金一季度調倉路徑以及后市投資策略浮出水面。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保持高倉位運作,他們一致認為,不少股票已跌出性價比,當前不妨樂觀些。此外,或為尋覓投資機會,鄧曉峰、朱少醒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近日密集參與上市公司調研。整體來看,中小市值股票成為他們重點關注的方向。

                                      新股網上棄購頻發為哪般 專家呼吁理性參與新股申購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期新股棄購比例上升,主要原因是二級市場持續下跌。專家建議,網上投資者需要及時調整打新思路,加強對新股申購相關規則的學習,打新之前要先對上市企業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理性參與新股申購。

                                      證券時報

                                      資本市場法治建設不斷夯實 “強責任時代”到來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進入快車道,新證券法落地,對違法違規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市場參與各方的法律責任被壓嚴壓實。法治供給持續加強,虛假陳述等司法解釋完成修訂,首例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落地,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成效日顯。

                                      疏堵并舉 構建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基本法”

                                      期貨和衍生品法草案將在本周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上迎來第三次審議。按照慣例,期貨和衍生品法有望在本次會議審議通過后正式發布,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將迎來“基本法”。

                                      周小川:第三方機構參與數字貨幣應向高標準靠攏

                                      日前,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京召開,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演講中表示,穩定幣不是自稱的,要有一系列條件考核說明是不是穩定幣。第三方機構如果想做數字貨幣或是參與支付系統,就要在不同程度上向高標準靠攏,不能耍小聰明。

                                      肖鋼:鼓勵更多優質資產參與公募REITs試點

                                      肖鋼表示,我國公募REITs處于擴大試點階段,需要深入總結實踐經驗,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法規。應制定專門法規,確立REITs的性質定位,構建一整套適應REITs特點的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等制度規范。要鼓勵地方和企業拿出更多優質資產參與試點,擴大REITs規模。

                                      證券日報

                                      積極穩妥推進注冊制改革 優化市場結構和生態

                                      從科創板試點起步,到創業板存量市場擴圍,再到北交所開市,注冊制改革疾蹄步穩,成績斐然。業界普遍認為,當前,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條件已基本具備。在總結科創板和創業板經驗基礎之上,可適時穩步向全市場推進。資本市場將更好服務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13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均超百億元 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A股上市公司進入年報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面。記者據數據統計,截至4月17日,在1903家已披露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1703家公司對外公布了研發投入情況,從金額來看,研發投入總額合計約7546.46億元,同比增長約28%。其中,2021年研發投入總額超過百億元的公司達13家。

                                      一季度央企開門紅 營收等三大指標均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

                                      今年一季度,央企實現營業收入9萬億元、利潤總額6179億元、凈利潤47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14.6%、13.7%,上交稅費7348億元,同比增長20.9%,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改善,研發經費投入、年化全員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整體資產負債率保持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

                                      年內逾百家上市公司開展外匯套保 專家建議靈活運用衍生品工具

                                      記者梳理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6日,年內有104家上市公司發布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或繼續開展此業務的公告。從所屬行業來看,這些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工業、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原材料及非日常生活消費品等行業。

                                      人民日報

                                      從銀行年報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效能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透視銀行資金流向,可以感受我國經濟脈動。近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公布了2021年經營業績。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的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保持新增貸款適度增長,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

                                      第一財經

                                      穩增長加力 促消費穩投資政策連發

                                      業內分析,疫情反復經濟承壓,國家不斷出臺實施擴大內需的政策舉措,將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多措并舉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培育消費新增長點;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充分調動市場主體投資積極性。應注重發揮好政策集成效應形成穩增長合力,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加息、縮表預期下 美股資金涌向防御性板塊

                                      進入4月以來,美股開啟了新一輪回調。隨著物價增速繼續加快,投資者擔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及美聯儲對抗通脹的舉措可能會削弱經濟增長。美債拋售潮下資金涌向防御性板塊,市場對經濟前景的博弈正在展開。

                                      經濟參考報

                                      穩消費!最新“組合拳”來了 抓重點領域 挖縣鄉潛力 拓資金來源

                                      記者獲悉,近期,中央層面接連部署,打出了新一輪促消費政策“組合拳”。其中,促汽車、家電等重點領域消費增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以及金融支持消費等一系列舉措加快出臺。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國內疫情散發、消費市場承壓背景下,政策“協同發力、遠近兼顧”,既有利于穩住當前消費,又有利于進一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從而實現內需對經濟的有力支撐。

                                      一季度投資預計保持平穩增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促民間投資政策

                                      近期,地方一季度重點項目“成績單”相繼亮相,多地一季度年度投資完成率超時序進度,實現“開門紅”。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建設等重點領域,相關部門將強化資金、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快推進項目實施。研究出臺新形勢下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政策措施,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上面就是小編為您帶來(22.4月18日)四大證券報紙及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的全部內容。

                                    股票學習 下一篇:22.4.15日 今日股市主題早知道
                                    本欄目最新文章
                                    欄目導航

                                    最新文章 | 網站地圖 | dddcun@163.com

                                    今日股市大盤行情、股票入門基礎知識學習、股票學習、股票內參、股票公式、等最新資訊。晉ICP備16003067號-3 晉公網安備14083002000057號

                                    聲明:本站所有數據與資料來自網絡,無法確定其真實性,請謹慎參考,造成的任何損失責任自負!股票俱樂部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